當前位置: 主頁 > 資訊中心 > 行業動態 ? 市場信息:10 月 24 日,國家統計局公布 2022 年 9 月社會消費品零售數據
作者:小編 閱讀量: 次 發表時間:2022-11-14 21:49
1、9月化妝品類總額為317億元
10 月 24 日,國家統計局公布 2022 年 9 月社會消費品零售數據。9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7745億元,同比增長2.5%。
1—9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20305億元,同比增長0.7%。
1—9月份,全國網上零售額95884億元,同比增長4.0%。其中,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82374億元,增長6.1%,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25.7%;在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中,吃類、穿類、用類商品分別增長15.6%、4.7%、5.2%。化妝品相關數據方面, 9 月,化妝品類相較上月略有增長,但和去年相比仍處于下滑趨勢。具體來看, 9 月化妝品類總額為 317 億元,比去年同期仍下滑 3.1% ,環比上月,零售總額和增速都有所上升。1-9 月化妝品類總額為 2774 億元,同比下滑 2.7%。
新聞來源:國家統計局
2、海關總署9月美容化妝品及洗護用品類進口噸數下滑9.49%
10月24日,海關總署公布9月全國進出口海關數據。今年前三季度,我國進出口總值31.11萬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增長9.9%。其中,出口17.67萬億元,增長13.8%;進口13.44萬億元,增長5.2%。
9月份,我國進出口總值3.81萬億元,增長8.3%。其中,出口2.19萬億元,增長10.7%;進口1.62萬億元,增長5.2%。
其中,美容化妝品及洗護用品類9月進口37160.1噸,和去年同期相比下滑20.97%;進口金額為138.2億元,同比下滑14.32%。
1-9月累計進口318639噸,和去年同期比下滑9.2%;進口金額為1110.6億元,同比下滑6%。
從環比趨勢來看,9月美容化妝品及洗護用品類進口噸數下滑9.49%,不過進口金額出現7.8%的環比上漲。
新聞來源:海關總署
3、 IFF投運新加坡創新中心與柔混工廠
近日,國際香精香料公司(IFF)舉辦儀式,為其新加坡創新中心揭幕。在IFF全球50多個研發、創意及應用中心中,僅新加坡創新中心融合了該公司全部四大業務部門的技術、能力及專業知識。10月12日,IFF在新加坡的柔性混合(Flexiblend)工廠也正式投運。
據悉,IFF在新加坡的投資總額已接近3000萬美元,創新中心和柔性混合工廠是該公司在獅城最新的投資動作。近年來,IFF開展了一系列激進投資,以加速創新、拓展共同創造的能力、加快產品上市時間、增強與全亞洲客戶的鏈接。
IFF首席執行官弗蘭克·克萊伯恩(Frank Clyburn)說:“到2030年,亞洲預計將占據全球經濟增長的60%。在IFF看來,亞洲展示出了穩定的增長,我們認為未來的機會巨大。”
新聞來源:華杰香料科技
4、香奈兒將于巴黎大皇宮開啟香水展覽
據消息,香奈兒將于2022年12月15日至2023年1月9日,在巴黎大皇宮臨時館呈現一場香水展覽,帶來融合節日歡樂和動人心弦的嗅覺旋風。
據悉,香奈兒香水展Le Grand Numéro de Chanel 將以沉浸式體驗邀請香水專家與愛好者們踏上一段旅程,跟隨自己的幸運星,把握邂逅,或是成為傳奇的一部分。
從經典到標志,從純凈極簡到精致奢華,從隨身相伴的日常配飾到激發偉大藝術家們靈感的雋永杰作——它們中部分作品將在此首度匯聚一堂——香奈兒香水的獨特性,在展覽豐富多彩的體驗、探索與情感中得到淋漓盡致地展現。
新聞來源:YOKA時尚網
5、印度成聯合利華銷售量最大市場
近日,聯合利華印度公司CEO桑吉夫-梅塔(Sanjiv Mehta)表示,他相信印度將超過美國成為聯合利華(Unilever)銷售額最大的市場。按銷售量計算,印度已經是聯合利華最大的市場。
根據聯合利華的數據,印度子公司目前占聯合利華集團銷售額的10.7%左右,是該集團業績最好的部門之一。
此外,有聯合利華投資者呼吁從公司外部尋找新CEO,并迅速評估公司龐大的品牌組合。
獵頭公司Buchanan Harvey的主席Samuel Johar說,在外部人選中聯合利華可能會考慮雀巢的亞洲、大洋洲和非洲區首席執行官Remy Ejel,以及寶潔公司的首席運營官Shailesh Jejurikar。此外,歐萊雅前首席數字官Lubomira Rochet可能是另一個競爭者。如果聯合利華仍然從內部尋找,營養業務部門的總裁Hanneke Faber可能是一個潛在的候選人。
新聞來源:聚美麗
6、奇華頓與碳捕捉公司開發環保香水成分
近日,奇華頓在其官網宣布,將合作碳捕獲和轉化(CCT)創新公司LanzaTech NZ Inc開發可持續的香水成分。
據介紹,奇華頓此次合作LanzaTech主要通過LanzaTech所擁有的合成生物學能力,為奇華頓產品組合中使用的關鍵香料成分建立新的生產途徑,以期通過可持續的方法進行香水的生產和研發。
目前,LanzaTech建立的兩個商業規模的氣體發酵廠已經生產了超過3000萬加侖的乙醇,相當于抵消了超過150000公噸二氧化碳排放。未來,LanzaTech預備在全球范圍內建設更多的工廠。
新聞來源:用戶說
7、歐萊雅集團首個100%可回收塑料泵應用
基于歐萊雅集團的可持續發展目標,巴黎歐萊雅明星產品歐萊雅大金瓶洗護系列全新升級,其產品泵頭使用了100%可回收材質,瓶身使用再生塑料,這也是歐萊雅集團首個使用100%可回收塑料泵的品牌。
據悉,此舉每年可節省4131噸原生塑料,約等于1/24個埃菲爾鐵搭的重量。在未來,巴黎歐萊雅也會將100%可回收塑料材質運用于更多產品中。
新聞來源:美妝頭條
8、漢高推出新的B2B護發品牌
漢高旗下的施華蔻品牌Schwarzkopf Professional宣布推出一個新的沙龍品牌SalonLab&Me,它將發型師專業知識與數字體驗相結合,為消費者提供可匹配個性化的頭發護理建議,以匹配他們的發質。
首先,發型師使用SalonLab智能分析儀進行,這是一種通過紅外傳感器分析發質的分析工具。隨后,分析儀會生成個性化的產品推薦,可以進一步定制選擇的香氣、客戶的名字和標簽上喜歡的顏色。
由于有一個專門與沙龍相關的網店,無論客戶是在沙龍內還是在訪問期間下的訂單,沙龍都會從客戶的每一筆訂單中獲得傭金。
漢高首席數字和信息官Michael Nilles透露:“個性化和數據驅動創新的大趨勢正在迅速發展,漢高不斷致力于新產品、商業模式和理念,為我們的客戶和消費者創造有意義和實質性的體驗和創新。隨著SalonLab&Me的推出,通過數字業務平臺RAQN提升的專業護發體驗,我們能夠將一種新的商業模式帶入生活,并為我們的消費者創造額外的價值。”
新聞來源:聚美麗
9、護膚品牌TAKAMI將在中國布局線下實體旗艦店
近日,歐萊雅首席執行官(CEO)葉鴻慕(Nicolas Hieronimus)接受了記者的采訪,在采訪中他強調:“旗下護膚品牌 TAKAMI 7月已在中國“天貓”上開店,并將于2023年在中國大陸開設第一家 TAKAMI 實體旗艦店。同時,TAKAMI在韓國、臺灣及香港也將開設網店和實體店鋪,還會將免稅店面向亞洲游客銷售。”
據官方資料顯示,日本高端護膚品牌 TAKAMI 由日本皮膚學專家高見洋(HIROSHI TAKAMI)創立于1999年。2020年底 TAKAMI 正式加入全球最大的化妝品集團——歐萊雅集團。作為歐萊雅集團旗下第一個日本護膚品牌,2022年 TAKAMI 上半年網絡銷售額同比增長52%。
新聞來源:美妝頭條
10、母嬰護理品牌Evereden與絲芙蘭簽署國際零售協議
美國母嬰皮膚護理品牌Evereden正式宣布將與絲芙蘭建立全球合作關系,這將幫助總部位于紐約的Evereden 進入六個新的國際市場。
美國母嬰皮膚護理品牌Evereden表示,多代人護膚品的需求和機會是存在的,我們很高興在他們開始向這個新領域擴張之際成為主力品牌。
新聞來源:聚美麗
11、半畝花田與態創生物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10月13日,合成生物黑馬企業態創生物與新銳國貨半畝花田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宣告成立聯合實驗室,雙方未來將在創新研發、綠色原料等多方面達成合作,而此合作是當前新國貨品牌里與合成生物技術聯盟的先行案例。
在聯合實驗室簽約儀式上,雙方就合成生物技術的美妝應用、天然護膚品的技術與產業升級展開了深入交流。
新聞來源:用戶說了
12、絲芙蘭部分門店將在俄羅斯重新開業
10月10日,美容零售商絲芙蘭Sephora的部分門店將以IledeBeauté的名義在俄羅斯重新開業。IledeBeauté在其網站上的一條消息中感謝客戶,承諾提供豐富的國際品牌選擇,并表示之前購買的禮品卡仍然有效。
據悉,IledeBeauté是絲芙蘭于2016年收購的本地連鎖店,2018年開始進行品牌重塑。
新聞來源:美妝頭條
13、美即重回歸線下渠道
美即品牌回歸線下渠道,美即全國首家專研院線護理美容坊在青島膠州盛大開幕。
化妝品店渠道一直是歐萊雅集團的戰略性核心渠道。這次,美即攜手當地知名化妝品連鎖澤妍,以專業的院線產品與服務為消費者和化妝品店渠道帶來新的體驗與機遇。
美即品牌在前期對化妝品店渠道服務體驗進行相關調研時了解到,澤妍正在籌備對門店進行3.0升級計劃,進一步拓展消費者體驗的深度和廣度,這一方向正與歐萊雅“服務商品化”的戰略不謀而合,為雙方共同開拓院線護理合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歐萊雅中國大眾化妝品部新零售兼美即品牌總經理林曉表示:“受疫情影響,消費者的價值觀和消費觀正發生深刻的變化。當下,消費者的購買行為決策更為謹慎,他們追求更高品質、更高性價比和更個性化的產品及服務。基于行業趨勢和消費者的變化,歐萊雅為化妝品店渠道定制了產品多元化、服務商品化、互動全域化及渠道差異化的‘四化’賦能策略,其中的服務商品化便體現在美即專研院線美容坊所代表的賣產品+服務的全新生意模式。”
新聞來源:聚美麗